2025/5/5 11:01:01
芜湖地暖回填材料的物理特性直接影响地暖系统的散热效率、结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,主要包括以下关键特性:
### 1. **导热性**
回填层作为热传导介质,需具备良好的导热性能以提升热效率。常用材料(如豆石混凝土、水泥砂浆)的导热系数通常在1.2-1.5 W/(m·K)之间。材料中骨料(如豆石、石英砂)的粒径和均匀性直接影响导热均匀性,避免局部过热或散热不均。
### 2. **抗压强度**
回填层需承受地面荷载和热应力,抗压强度一般要求≥15MPa(C15混凝土标准)。材料配比中水泥含量(通常占20%-25%)和骨料级配是关键,若强度不足易导致开裂或塌陷,影响地暖管保护及地面饰材稳定性。
### 3. **收缩性与密实度**
材料固化时的干缩率需控制在0.15%以内。采用低水灰比(0.4-0.5)、添加(如UEA)可减少收缩裂缝。施工时需分层浇筑(单层≤5cm)并充分振捣,确保密实度≥95%,避免空鼓。
### 4. **密度与含水率**
回填材料湿密度需达到2000-2200 kg/m³以平衡承重与传热。固化后含水率应低于5%,过高会导致木地板变形或瓷砖空鼓,需通过自然干燥(7-10天)或强制通风处理。
### 5. **热膨胀系数**
材料线性膨胀系数需与地暖管(如PEX管约0.2 mm/m·℃)匹配,通常混凝土为0.8-1.2×10⁻⁵/℃,通过添加聚纤维(0.9kg/m³)可提升抗裂性,减少温差应力影响。
### 6. **孔隙率与透气性**
毛细孔隙率需控制在10%-15%,既保证蓄热能力,又避免水分积聚。添加硅灰(5%-8%)可优化孔隙结构,同时需设置伸缩缝(间距≤6m)释放应力。
**施工优化建议**:采用C20细石混凝土(豆石粒径3-8mm,水泥:砂:豆石=1:2:3),添加0.6%减水剂提升流动性,厚度建议4-5cm,初凝后覆膜养护72小时。通过控制上述物理参数,可确保回填层兼具结构强度与热工性能,延长地暖系统寿命。